在當今復雜多元的商品經濟環境中,產品質量鑒定作為保障市場秩序、維護各方權益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消費者在使用產品過程中遭遇質量問題,還是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中對原材料、零部件質量存疑,亦或是在商業糾紛、司法訴訟中涉及產品質量爭議,準確且專業的產品質量鑒定都成為了判定產品真實質量狀況、解決紛爭的核心依據。然而,要深入理解產品質量鑒定這一專業活動,首先需明晰與之緊密相關的一系列產品質量鑒定的術語與定義,這些術語如同構建產品質量鑒定知識大廈的基石,為后續探討鑒定流程、方法及實際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
1.鑒定對象:
即存在質量爭議的產品,涵蓋《產品質量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各類消費品與工業品,但建設工程不在此列。例如,消費者購買的手機出現頻繁死機、充電異常等問題,該手機即為鑒定對象。
2.鑒定目的:
由鑒定委托人提出的明確鑒定要求,如確定產品是否符合合同約定的質量標準,或判斷產品故障的原因等。若企業與供應商就一批原材料的質量產生糾紛,企業委托鑒定機構鑒定該批原材料的各項性能指標是否達到采購合同中的技術要求,這就是鑒定目的。
3.產品質量鑒定:
依據合同、法規、相關標準等文件,針對鑒定目的,對鑒定對象展開調查、分析與判定,并最終出具鑒定意見的一系列活動。比如,針對市場上出現的某批次奶粉營養成分不達標的爭議,鑒定機構通過對該批次奶粉進行抽樣檢測、分析生產工藝等,給出該批次奶粉質量是否合格的鑒定意見。
4.鑒定組織單位:
指從事產品質量鑒定業務的法人或其他組織,需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與資質,對鑒定活動承擔法律責任。像具有專業檢測設備與資深技術專家團隊的專業質量鑒定中心,就可作為鑒定組織單位。
5.鑒定組織人:
負責在鑒定活動中實施鑒定流程管理與協調工作的人員,需確保鑒定工作有序推進。例如,在某大型機械設備質量鑒定項目中,負責組織專家、安排現場勘查、協調各方溝通的項目負責人就是鑒定組織人。
6.鑒定專家:
憑借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在鑒定活動中對專門性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判定并提出鑒定意見的專業人員,通常應具備高級技術職稱及相關領域的深厚造詣。在電子產品質量鑒定中,具有多年電子工程研究經驗、熟悉各類電子產品技術標準的高級工程師可作為鑒定專家。
7.鑒定專家輔助人:
根據鑒定工作的實際需要,輔助鑒定專家參與鑒定技術性工作的人員,他們在鑒定過程中協助專家完成數據采集、實驗操作等工作,但不發表鑒定意見。如在化工產品質量鑒定中,協助鑒定專家進行復雜化學實驗操作的專業實驗員就是鑒定專家輔助人。
8.委托人:
委托質量鑒定組織單位開展質量鑒定活動的組織或個人,包括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仲裁機構以及普通的企業和消費者等。當消費者因購買到有質量問題的汽車與經銷商協商無果后,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委托專業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此時法院就是委托人。
9.現場勘驗:
鑒定組織單位會同各方當事人和鑒定專家,在現場對鑒定對象進行查勘、確認、試驗等收集證據的活動。在建筑材料質量鑒定中,鑒定人員前往建筑工地,對現場使用的建筑材料進行外觀檢查、抽樣檢測等操作,即為現場勘驗。
10.鑒定依據:
用于完成鑒定目的的各類技術資料,主要包括合同、技術協議、相關標準和法規等。例如,在家具質量鑒定中,家具的購銷合同中約定的材質、尺寸、工藝要求等條款,以及國家關于家具的質量標準,都是重要的鑒定依據。
11.鑒定資料:
經委托人確認的,存在于各種載體上與鑒定項目有關的材料,如產品說明書、采購發票、維修記錄等。在鑒定一臺二手電腦的質量時,賣家提供的電腦購買發票、原配置清單以及買家記錄的電腦故障現象等,都屬于鑒定資料。
12.鑒定意見:
鑒定專家依照鑒定程序,運用科學技術和專業知識,就產品質量爭議事項的專門性問題作出的結論性意見,具有權威性和法律效力。如在某品牌電器漏電問題的鑒定中,鑒定專家經過檢測分析,給出該電器漏電原因及是否符合安全標準的鑒定意見。
|